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文化丝路心相通 中非携手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5-11-19 10:40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5-11-19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以“文化丝路心相通 中非携手现代化”为主题的2025中非文化丝路交流月近日在浙江金华拉开帷幕。交流月以中非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需求为导向,通过交流研讨、展览展销、培训研修、演艺对话、资源推介等多种形式,推动中非民心相通、合作共赢、友谊赓续。
  深化文明互鉴
  从壮阔的撒哈拉沙漠到巍峨的乞力马扎罗山,从古老的尼罗河到生机勃勃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非洲大地的厚重与活力。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中国既有雄壮的万里长城,又有婉约的江南水乡,还有悠久的丝绸之路、繁荣的现代都市。中非嘉宾纷纷表示,中非文旅资源各具特色,合作空间广阔。
  今年以来,中非各层级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持续开展。“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品牌活动相继在非洲20多个国家举办,中肯文化和旅游季等活动陆续推出,非洲25国110多名专业人员参加非遗文创、旅游开发等领域培训班。
  “交流月是连接中非的重要活动,是古代丝绸之路在现代的映照。”肯尼亚旅游与野生动物部常务副部长约翰·莱卡肯尼·奥罗图阿介绍,肯尼亚与中国的合作涵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多个领域。“肯尼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自然美景,还有多彩的人文体验。”奥罗图阿表示,2024年,肯尼亚共接待240万国际游客,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达3.8%。肯尼亚已将旅游产品从野生动物和海滩观光,拓展至文化旅游、会展旅游、探险旅游等多个领域,对于寻求纯正非洲体验的中国游客而言,相信肯尼亚是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
  “旅游正在中非人文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中非旅游交流活动的广度不断拓展、频次不断增加、程度不断加深。对于中国游客来说,非洲是一片神秘的大陆;对非洲游客来说,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他们所向往的。”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中非旅游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应加强政策协调力度,提升游客互访的便利度和旅游品质获得感,务实推进投资机构、经营主体、专业研究机构交流合作,以此共同推动中非旅游高质量发展。
  创新合作形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双向奔赴,为推进中非务实合作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中非文化丝路交流月丰富的交流活动将不断促进中非人民心相通、情相融、力相聚。
  活力奔放的非洲歌舞、戏韵铿锵的中国婺剧轮番上演,坦桑尼亚绘画、埃塞俄比亚咖啡吸引游客欣赏品尝……在非洲文化和旅游大集上,中非文化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这是纯手工制作的非洲木雕,很实用的。”在中国从事非洲木雕销售已经5年的查尔斯举着木制餐盘向观众介绍。只见展台上摆满了来自喀麦隆、加纳等非洲国家的木雕产品,展示着浓郁的非洲风情。
  “能参加这次大集我非常骄傲,这里不仅是售卖商品的场合,还可以向更多人展示非洲文化。”查尔斯告诉记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非洲同胞自发学习中文,中国大市场前景广阔,而非中又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为什么不选择这里呢?我非常看好非中合作前景,正计划在北京、广州等地拓展业务。”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本次大集突破了以往大会、专业交流等模式,而是邀请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非洲文化风情、了解中非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让中非友谊更加可感、可触、可品。
  这场大集背后,是金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期耕耘中非文化和旅游交流的深厚积淀。
  2018年以来,金华已连续8年开展中非文旅合作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超60场,足迹遍及40余个非洲国家。2023年,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升格为交流月;2024年,中非文化丝路交流月、中非文化和旅游合作交流会写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2025年,中非文化丝路交流月采用“一会一坊一市集”联动模式,全方位提升金华对非合作平台的能级和公众参与度。
  “中国有句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非中旅游合作再合适不过了。”来自喀麦隆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大灵·德内·罗德里格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影视带动旅游发展。此前,他主演并导演了中非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功夫追梦》,向非洲人民展示中国功夫文化。罗德里格建议:“电影是旅游的载体。可以打造中非电影节,依托金华横店影视城的资源,进一步推动非中人文交流。”
  展望美好未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此次交流月活动以文旅合作为纽带,促进中非两大古老文明对话。中外嘉宾纷纷表示,中非双方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要通过创新模式激发资源价值,推动中非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走深走实,让文旅成为中非友谊的“黏合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共同绘就人民幸福的“新画卷”。
  “2026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70周年,也是‘中非人文交流年’。期待中非两国资源互享,共拓文旅交流新蓝海。”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表示,近年来,金华贸易网络覆盖所有非洲国家和地区,期待发挥金华的资源优势,与非洲有关地区联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推动客源互送、市场共享;期盼依托全球数贸中心等平台,常态化开展采购对接、贸易洽谈等活动,推动文旅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等相关领域协同发展,助力中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杭州远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田今年年初曾前往乌干达考察,他期待未来非洲旅游业界围绕产品创新、模式创新,面向中国游客开发更多亲子研学、生态探险产品;同时,结合非洲手工艺,与中方合作开发文旅IP,推出更多中国年轻人感兴趣的文创产品,进一步传播非洲文化。
  索马里驻华大使和丹·奥斯曼·阿布迪则关注青年群体:“期待非中在文化旅游、数字贸易等领域建立更加紧密、务实的合作关系;围绕音乐、表演、纪录片等青年群体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推动非中人民相知相亲。”
  奥罗图阿则期待肯尼亚与中国在旅游推广营销、文创产业投资、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让肯中人民的心贴得更近。
  交流月期间,每一张旅行照片背后的微笑,每一次手工艺品交易完成后的握手,都在悄然构筑着超越地理界限的情感共同体,预示着28亿多中非人民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绘就人类发展史上崭新画卷,共同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杨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