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新疆各大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当地文艺、非遗展示的场所。热烈的新疆歌舞、多彩的手艺展示等,让游客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新疆浓郁的文化特色,体验精彩的非遗技艺,感受大美新疆的好客氛围。
10月1日的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格外热闹,由陕西省神木市秧歌队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忠勇杨家鼓》在此上演。该表演融入了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武术、秧歌等元素,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杨家将“出征、激战、凯旋”的豪迈情怀与壮丽史诗,为八方来客献上一场气势磅礴的传统民俗盛宴。
“没想到,在新疆能看到这么震撼的非遗表演!忠勇爱国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血脉。”四川游客王金江说。
“非遗展演点燃了假日消费的热情。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创近年国庆假期新纪录。”乌鲁木齐天山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宝建说。
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负责人说,国庆、中秋假期,乌鲁木齐市天山明月城、大巴扎步行街以及各文化馆、博物馆等均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项目。
走进库车市老城旅游区,街道两侧,各行手艺人在店铺里制作铜壶、修复马鞍、葫芦烙画、制作土陶、现场打馕、造桑皮纸等,各行各业特色鲜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69岁的土陶艺人吐尔逊·艾山现场为游客展示土陶制作技艺。他将和制好的黏土放在辘轳转盘上旋转,让陶坯逐渐成形,随后刮、雕后再将其风干。游客在吐尔逊的指导下,体验土陶制作技艺。“这两天参加‘非遗+’沉浸式体验的游客非常多,我们还会帮游客将制作好的土陶进行上釉、送炉烧制,最后邮寄到家。”吐尔逊说。
库车市文化馆馆长罗志娟介绍,2023年以来,库车市老城旅游区已建成库车市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库车王府、库车市历史名城展厅、清城巷、龟兹小巷等景点。当地村民在自家门口随时随地可以跳起一场库车赛乃姆、麦西热甫或者木卡姆的表演,各家店铺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已成为老城旅游区的重要内容。
在哈密市伊吾胡杨林景区,由伊吾县淖毛湖镇村民组成的十二木卡姆团前来献艺,10名演员在景区的胡杨广场上每天表演节目,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演员还热情地请游客同跳麦西热甫。
淖毛湖镇十二木卡姆团团长依扎提古丽·艾力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麦西热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这支演出队来自淖毛湖镇,平均每人每表演一天可以有200块钱的收入。”
伊吾西矿胡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满晓霞说,伊吾胡杨林景区今年游客突破历史纪录,“胡杨美景+非遗体验”助力景区实现日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据了解,国庆、中秋假期,喀什古城景区的手工艺一条街,满街的乐器制作、铜器打制等成为亮点;墨玉县老城景区的农民画制作、桑皮纸制作等绽放光彩。此外,和田团城、约特干故城、伊宁市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新和县天籁加依景区、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也纷纷推出非遗体验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罗静说,非遗能撬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带动成千上万人就业。特别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新疆各地将非遗与文旅融合,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商圈”等活动,推出了非遗技艺创新、非遗研学、文化创意等产品升级,让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特色村落等成为非遗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也为假期经济增添了文化内涵。(王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