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新疆
新疆
走进多彩伊犁 共话边疆文旅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专家考察休假暨服务基层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8-14 09:39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周祎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5-08-14

  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凉爽的气候,夏季的新疆多姿多彩,游人如织。走进伊犁石榴花展览馆聆听伊犁的故事,漫步特克斯县探究八卦城的历史渊源,深入那拉提大草原考察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专家考察休假暨服务基层活动,来自部直属单位和部技能人才提升基地的27名专家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考察休假,并为伊犁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行程满满 发现伊犁之美

  “新疆的变化之大,让我非常欣喜。”聊起伊犁之行的收获,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马静说:“首先是感受到了新疆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安居乐业;其次是伊犁美景的多彩壮阔,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元,让人为之赞叹;再次是新疆文旅发展成就让人瞩目,尤其是在旅游便利性方面,游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到新疆、来到伊犁,探索新疆、探索伊犁。”

  伊犁位于新疆西北部,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美不胜收,那拉提、喀拉峻、唐布拉、库尔德宁、果子沟、伊犁河一步一景;历史文化多元一体,伊犁将军府、惠远古城、格登碑、锡伯古城独具魅力,六星街、喀赞其、离街、霍尔果斯兼容并蓄,既是天然氧吧、彩虹之都,又是避暑胜地、天山雪都。

  近年来,伊犁逐步形成了以春季赏花游、夏季自驾游、秋季民俗游、冬季冰雪游为亮点的四季旅游格局。2024年,伊犁接待游客8445万人次、游客花费70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和38.8%,文旅产业已经成为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全面、真实感知伊犁文化和旅游情况和发展成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精心安排,考察行程覆盖文博场馆、文化街区、旅游演艺、酒店民宿、景区景点等。

  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走进维吾尔族群众家中,考察极具特色的民居院落,与主人探讨生活的变化、饮食的差异;在惠远古城,观看沉浸式演出《明月照惠远》,移步易景,与演员们一起走进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激荡岁月;在那拉提草原,与基层文艺工作者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文艺创作……参与考察的专家纷纷表示,伊犁之行收获颇丰。

  “这一次伊犁之行让我对新疆的自然美景、人文风情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为我所从事的音乐和戏剧创作事业打开了新的视角。”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陈小朵说。

  畅所欲言 贡献真知灼见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座谈会,专家们与伊犁文旅工作者深入交流,畅谈考察调研感受,从博物馆展陈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景区景点建设等方面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主任、研究馆员杨红林曾多次到访新疆。“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来自新疆地区的文物,这也从侧面说明,新疆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非常深厚,如何更好地挖掘文化内涵,用好这些资源,需要新疆文化和旅游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新疆文化和旅游发展正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重点统筹、平衡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毕绪龙表示,“第一是平衡好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好保护是基础,可以通过机制和模式创新,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是在产业转型提质过程中,平衡好内生培育的文旅力量和外来品牌之间的关系,在引进外来高端品牌的同时,也要注意促进本土品牌和企业成长。”

  “如果游客在那拉提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停留5到7天,行程可以每天不重复吗?”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在交流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说:“那拉提拥有绝美的自然景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构建康养、文化体验、研学、体育等为核心的产品集群,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消费。”

  “在参观伊犁将军府过程中,讲解员扎实的文史知识积累、专业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馆员周劲思说,“伊犁将军府在展陈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在内容策划、展陈方式上进行更多尝试。”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赵艳也提到,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上可以更加国际化和时尚化,通过立体化和数字化的展陈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例如,在少数民族服饰展示方面,可以更加的精致,定期更换,展示出少数民族高超的技术工艺水平。”

  “伊犁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展示和活化利用方面还需要形成体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魏大威建议,“例如,在展示方面,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立展览展示场所,通过表演、体验参与、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等方式丰富传播形式。”

  助力传承 支持边疆发展

  “明年的人才援疆项目报名启动了吗?我申请参加,为新疆文化和旅游发展贡献力量”“希望能在新疆设立艺术家交流项目,为大家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我会第一个申请入驻”……考察过程中,不少专家表达了参与援疆、建设新疆的愿望。

  据介绍,专家考察休假暨服务基层是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文化和旅游部有关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文化和旅游部党组重视和关心专家人才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从2006年至今已经举办了17次,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和旅游部专家与各地基层文旅工作者的交流。

  “文化和旅游人才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文化工作人才专项、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文化工作人才专项面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选派和培养文化工作者,充实了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创排了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在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则遴选和支持一批乡村旅游开发、民宿经营、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保护、公共服务、群众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以人才项目培养人才、支持人才、带动人才,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19年—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实施文化工作人才专项,每年向新疆地区选派文化工作者908名(自治区800名、建设兵团108名)、培养文化工作者180名(自治区150名、建设兵团30名);通过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对新疆150名入选带头人进行培养和项目支持(自治区108名、建设兵团42名)。(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