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四川
四川
从双城办节看川渝文化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04 09: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周祎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11-04

  川渝两地孕育的巴蜀文化独具风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川渝两地共同探索区域文化的协同发展,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由川渝两地联合主办,不仅成为展现巴蜀文化深厚底蕴的舞台,更成为推动川渝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高、影响力广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总体方案中的“助力协同发展”是五项基本要求之一。本届艺术节举办立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凸显川渝两地共同承办特色,强化国家重要战略腹地文化中心功能,展现了成渝地区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和深厚的巴蜀文化艺术底蕴,展示了川渝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

  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参与展演的舞台作品中,许多剧目创作深深扎根于巴蜀文化沃土,从厚重的历史底蕴中汲取创作灵感,如开幕演出舞蹈诗剧《蜀道》,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描绘蜀道上的千里画卷与千年风烟,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蜀道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还有部分作品由川渝两地联合创排,如第十八届文华奖川渝地区唯一入围的参评话剧《谁在敲门》,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联合出品,演员们在舞台上用方言演绎家长里短,川渝生活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打造出成渝地区文艺协同发展的样本。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主体活动之一,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集中展示了1100余件(组)作品,其中既有聚焦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实题材创作,也有融入巴蜀民俗元素的传统风格作品,充分展现了巴山蜀水的人文风韵与时代气象,传达出两地艺术家扎根本土文化的创作理念。

  在主体活动之外,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还开展了一系列联动活动,包括成渝戏剧双城记、巴蜀文化和旅游走廊美术作品展等品牌文化展演,利用两地文博公共空间举办的艺术普及展览,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串联艺术节展览场地与旅游景点的特色旅游路线和文旅消费场景推介活动等,助力整合川渝两地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出川渝文化的独特魅力。

  川渝两地联合主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打破了地域的界限,让国家级艺术盛会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巴蜀大地积淀千年的历史文脉交融互通。艺术节助力川渝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强联合,勾勒了两地文艺创作协同发展、文旅一体化纵深发展的生动图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