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12日至16日,由文化部主办,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2104年“春雨工程”中国艺术研究院青海行大讲堂活动在西宁举行。国内艺术大家以舞蹈、音乐和戏剧理论研究新成果与青海艺术实践为主题,举办了面对面的3场讲座,为青海省文化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期盼已久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也为青海省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架起了合作的桥梁。
活动分为讲座和座谈两个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以“舞蹈经典的四大要素”为题,从舞蹈研究的全新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讲述了当今舞蹈艺术领域内所认知的经典四大要素。讲座以学术理论介绍和经典视频演示相结合,使参训人员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刘祯,以“地方戏剧种与中国民间文化”为题,围绕地方戏剧与中国文化的前沿理论,从四个方面讲述了中国戏剧历史的发展演变及其地方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艺术价值,传承、利用和创新发展未来的趋向轨迹。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岩,以“一抹浓情—青海民族音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在互联网时代拓展科研之方”为题,结合当今国内民族音乐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重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创作形态、传承方法和青海民族音乐在世界记忆名录中所占比例与研究价值。主题讲座结束后,三位专家与参训人员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座谈,青海省文化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向授课专家提出问题,专家们解惑释疑,有针对性地给予了解答,并对各专业门类中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面授机宜和工作建议。
此次活动培训了来自省、市(州)艺术院团的编创和一线演职人员,省艺术研究所和省内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共320人次。(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