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幕,融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视觉元素等,强化“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的主题。这是广东广州以十五运会赋能为核心,放大消费效应的举措。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介绍,十五运会前后,广州发放公园景区免费门票和优惠门票100万张,重点推广50条全运会特色旅游线路,串联全运场馆和广州地标。“粤夜粤美 畅赏湾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推出“全运夜场”活动、5条全运会主题夜游线路,将体育竞技与城市夜景深度融合。以“激情全运会 乐韵大湾区”为主题的“湾区音乐汇”联动商圈、景区打造文创市集、美食市集,进一步释放“跟着演出去旅行”的综合效应。
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的十五运会不仅是国内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盛会,更是推动“赛事+文旅”、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在十五运会开幕前夕,广东出台了两份文件。其中,《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水平体育强省的意见》要求深化“体育+”“+体育”,推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赛事经济;而广东省体育局发布的《关于抢抓全运赛事机会 激发体育消费潜力的通知》要求创新拓展“赛事+”消费模式,推出“赛事+旅游”“赛事+文化”“赛事+餐饮”等主题消费套餐,整合文体商旅资源,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体育赛事消费新场景。
广东各地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部门努力承接十五运会的溢出效应,以“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为宗旨,打破文化旅游和体育之间的藩篱,依托十五运会举办各种文旅体活动,拓展消费场景,培育新的增长极。
走进“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佛山,“跟着龙舟去旅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十五运会上,佛山承办了包括龙舟在内的6个项目的比赛。佛山市副市长、十五运会佛山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文曦介绍,佛山借十五运会筹办之机,一方面,以龙舟文化为核心,串联起体育赛事、民俗非遗、美食休闲等主题;另一方面,策划龙舟宴、龙舟美食集市等特色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尽情享受“吃看赏玩一条龙”服务。
“赛艇之城”韶关串联“三江六岸”独特水系资源,坚持“体育+”融合发展模式,以韶州体育中心为核心,联动环丹霞山片区打造集赛事、训练、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开发“户外运动+生态康养”等新业态。韶关市副市长蒋文泓介绍,十五运会期间,韶关推出参赛者消费优惠措施,将赛艇运动与美食、非遗等元素深度结合起来,持续扩大赛艇运动的受众面,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河源市被誉为“徒步之城”,深入探索“体育+”融合路径,依托“穿越万绿湖”“万绿湖马拉松”等品牌活动,培育“粤赣古驿道”等特色线路,全年参与活动人数超50万。通过33条“户外+农文旅”乡村徒步(骑行)线路,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休闲体育网络,打造了一批精品森林休闲旅游露营地,发展乡村民宿320家、垂钓场上百个。河源市副市长黄子睿表示,河源正围绕环万绿湖“湖泊+”绿色发展区战略,将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推动户外运动和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滑板之城”惠州市承办了十五运会跆拳道、轮滑、滑板等赛事,在本届全运会滑板比赛的4个项目中夺得3金1铜。目前,“惠州制造”已占据全球高端滑板产品近40%的市场份额。2025年,一大批基础设施、文旅体融合项目落地开花,龙江户外运动小镇等60多个超200亿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正在推进。惠州市副市长、十五运会惠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于加良介绍,惠州将以滑板等新潮运动为媒介,打造“永不落幕的全运会”。
十五运会江门赛区承办排球、游泳和山地自行车项目。江门通过举办“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茶饮文化周,用“一杯茶”接住十五运会的流量。为期4天的活动汇聚了超40个城市的180多个品牌,发放的消费券总价值超1200万元,让市民、游客上午看比赛、下午茶饮、晚上逛夜市,构建起“体育引流—茶饮承接—夜市延伸”的消费闭环。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江门整合了世遗、滨海、温泉、生态、美食五大文旅资源,串联赛事场馆、城市地标与文化体验点,推出了6条“跟着全运游江门”精品旅游线路,让每一位游客的侨都之旅更加便捷、舒心。
汕头将进一步打造“蓝色体育”和“蓝色文旅”,清远将构建“留客型”目的地生态,潮州将打造“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发展路径,肇庆将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全运会“票根经济”红利……随着十五运会元素的深度融入,广东各地正通过赛事联动,培育“体育+文旅”模式,做强赛事经济,将十五运会的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增量。(谭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