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露天演出零距离感受文化魅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8.27 09:17

  距离演出开场还早,山西晋城大剧院前的广场阶梯上早已挤满了人。孩子在台阶上追逐嬉戏,年轻人坐在一起闲聊,老人摇着蒲扇静候夜色降临。

  自6月下旬以来,上党梆子精品剧目展演、消夏文艺晚会、全民广场舞展演等活动一场接一场,这个承载着市民消夏休闲期望的小广场,每次演出都能吸引上万名观众前来捧场。

  “剧场内的惠民演出座位有限,常常一票难求。今年,我们把展演从室内移到露天广场,突破空间限制,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生活零距离。”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艺术科科长张巍说。

  广场不大,演出时,45级台阶和3个平台都密密麻麻坐满了观众,场面十分震撼。来晚的市民会自带小马扎,从舞台前一直排到绿化带,就连只能看到舞台一角的栅栏缝隙都站满了踮脚张望的人。

  最早演出的是持续5天9场的“薪火相传——上党梆子精品(经典)剧目展演”,每场演出线下观众能超过1万人,线上也有3000余人。连老戏迷都感慨,今年夏天惠民演出的热闹劲胜过以往。

  进入7月,由晋城市歌舞剧院打造的“晋善 晋美 晋城”消夏晚会再次点燃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热情。“露天演出面临许多挑战,天气的不确定性也让人担忧,舞美效果更是关键。”晋城市歌舞剧院团长邢佳说,演出期间,100余名演职人员全团出动,从台前到舞美、视频、舞台设计制作,再到后勤保障,一切都按照剧场演出的高标准进行。

  这些年,晋城市歌舞剧院紧扣时代主题、深挖本土文化根脉,创作了大型舞蹈史诗《灵山圣棋》、情景音乐剧《大道无垠》、实景剧《古堡古堡》等作品。如今,这些曾在剧场售票演出的节目免费呈现给观众,虽然无形中提高了演出成本,但邢佳觉得,应当为观众打破那道“无形的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深度体验晋城文化的魅力。

  此次惠民演出,不同院团的节目设置各有特色。晋城市歌舞剧院以创新的节目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上党梆子展演则主打经典,《秦香莲》《雁门关》《法门寺》等深受百姓喜爱的剧目体现了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

  精彩的演出也造就了一段段舞台佳话,构成这场盛夏难忘的文化记忆。

  “有不少观众找到我们,说没来得及看到《二十八星宿》这个舞蹈,我们也立即决定在第二天加演。”邢佳说。邢佳的手机上有一条晋城市西大街社区居民王保红发来的感谢短信。在一次演出结束后,王保红找到工作人员,提出希望普通市民也能站上舞台展示自己的心愿。经过剧院综合考量,第二天,王保红就上台演唱了一首《咱老百姓》。

  巨大的演出人流量还吸引了不少商贩前来摆摊,现场仿佛一个热闹的集市。一位脸部彩绘摊主透露,自己正是被活动人气吸引而来,在演出带动下,两三个小时就收入200多元。

  继上党梆子展演、消夏晚会之后,前不久,2025年全民广场舞展演也在这里举行,21支舞蹈团队700余名舞者,带领市民再次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舞蹈盛宴。活动同时设置互动环节,现场舞蹈教学引发全民跟跳狂欢。

  近年来,晋城市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构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4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8万余场,惠及群众超3000万人次。“今年的露天广场演出是一次创新的文化惠民实践,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张巍说。(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