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流金·多彩贵州”:共话文旅合作新机遇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7.16 09:08
  7月7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支持的2025年“艺海流金·多彩贵州”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在贵州举行。来自内地与港澳的160余位政府官员、文旅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考察、文旅推介等形式,共商“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产业共兴”的合作新路径,黔港澳文旅合作碰撞出新的火花。
  实地探访,感受城市历史脉动
  贵州是西南联结华南、华中的重要枢纽,是连通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贵州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多次来过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会长马逢国说:“这是我第一次坐高铁到贵州,更直观地感受到贵州的绿水青山,自然环境非常好。”
  活动期间,嘉宾们走进贵州的文博场馆、城市地标、潮流街区等,体验贵州的独特韵味与文化底蕴,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领略非遗技艺中蕴藏的贵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贵州省博物馆,了解展品背后承载的贵州历史与文化故事。“博物馆藏品丰富,让我第一次较完整和深入地了解了贵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绚丽多彩的文化。”马逢国说。
  贵山之南,南明河蜿蜒,景趣天成。午后,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万鳌矾石上的甲秀楼在阳光下更显庄重,这座始建于明代的楼阁见证了贵阳600余年的变迁,令嘉宾们不禁感叹其底蕴厚重。傍晚时分,贵阳青云路步行街的老照片墙和特色美食让嘉宾们流连忘返,改造后的青云市集既保留了老贵阳的烟火气,又融入了文创新元素。夜晚,安顺黄果树瀑布在灯光、投影与雾森技术的加持下别有一番风味……
  “贵州在澳门的宣传力度很大,在公交车上常常能看到宣传贵州的海报。”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理事长、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澳门摄影学会会员大会主席郭敬文表示,将会把此次在贵州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澳门的朋友,在澳门推广贵州文旅。
  深入了解,体验多元文化交融
  贵州自古便有“天下山水之秀汇于黔中”的美誉,其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更是从多个维度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活动期间,港澳嘉宾走进贵阳大剧院,通过观看贵州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领略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下司古城、凯里市绣里淘非遗市集、“村T”长廊等让嘉宾们充分体验了贵州的民族风情。下司古城历史悠久,古建筑保存完好,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绣里淘非遗市集上,各种精美的苗侗刺绣、银饰等手工艺品让嘉宾们爱不释手。在“村T”长廊,嘉宾们换上民族服饰,与村民、游客一同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民族服饰T台秀,亲身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作为贵州红色文化的新地标,以其围绕长征主题打造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吸引了嘉宾们的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研究协会会长、澳门文化遗产导游协会主席简万宁认为,贵州的“红飘带”等文化设施是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而澳门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两地可以通过研学游的对接,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
  在中国阳明文化园,嘉宾们探访阳明洞、阳明祠等景点,深入了解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感受其智慧与风采。在天龙屯堡,身着屯堡服饰的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屯堡文化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传统服饰。在夜郎谷景区,形态各异的石头建筑和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加强交流,聚焦产业合作发展
  除了文化体验,此次活动还聚焦产业合作与未来展望。活动期间,安顺、贵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分别面向港澳嘉宾举办了文旅推介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旅推介会上,宣传片展示了从梯田云海到非遗工坊的多样风情,让嘉宾们对其文旅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侗族大歌表演现场,悠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嘉宾。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表示,目前正在探讨将侗族大歌搬上香港艺术节舞台的可能性。
  推介会后,活动还设立了“文化组”与“旅游组”工作坊,港澳嘉宾与贵州文旅从业者围绕景区运营、城市文化IP打造、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为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连续多年参与“艺海流金”活动的资深人士,香港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香港旅游业议会副主席吴熹安认为,该活动已从文化交流平台升级为产业合作枢纽,尤其是近年来贵州推出的相关文旅优惠大礼包等惠民政策和举措,将进一步激发港澳游客的深度游意愿。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史静一表示,期待三地文旅企业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一程多站”的旅游产品,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纽带,让更多的港澳同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讲述者。(彭澳丽)


嘉宾身着民族服饰走上“村T”长廊   主办方供图